国家标准|《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技术规范》(GB/T40773-2021)【全文附PDF版下载】

力安科技2年前 (2023-01-04)支持与服务12139

image.png

目  次

前言  …………………………………………………………………………………………………………Ⅲ

范围 1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2 

术语和定义 1 ………………………………………………………………………………………………3 

系统构成和要求 2 …………………………………………………………………………………………4 

功能要求 2 …………………………………………………………………………………………………5 

性能要求 5 …………………………………………………………………………………………………6 

安全防护要求 6 ……………………………………………………………………………………………7 

电源及环境要求 6 …………………………………………………………………………………………8 

试验方法 7 …………………………………………………………………………………………………9 

附录A(资料性) 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结构示意图  ………………………………………………1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2)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南瑞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华东分部、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纪陵、田小锋、王永福、杜奇伟、周斌、蒋衍君、刘文彪、左建勋、陆天健、张喜铭、窦仁晖、李劲松、潘勇伟、姚楠、杨松、尹军、胡春潮、郑永康、王周虹、任群、江智洲。

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的构成、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安全防护、电源、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的设计、制造、建设、试验及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887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17626.2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17626.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30155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GB/T33602 电力系统通用服务协议

GB/T36572 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导则

DL/T283.1 电力视频监控系统及接口 第1部分:技术要求

DL/T634.5104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 采用标准传输协议集的IEC60870

5101网络访问

DL/T860(所有部分) 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

DL/T1403 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DL/T5149 变电站监控系统设计规程

GA/T36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2887、GB/T30155、DL/T283.1、DL/T1403、GA/T36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for auxiliary facilities in substation

通过系统集成和信息共享,实现对变电站内消防、安全警卫、电源监测、环境监测、照明控制及视频监控等辅助设施的信息采集、分析、监视、操作和可视化展示的综合监控系统。

4 系统构成和要求

4.1 系统构成

4.1.1 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由辅助设施监控系统主机(以下简称监控主机)、网络设备、信息安全

防护设备及协议转换单元(可选)等构成,实现对变电站内辅助设施运行的综合监视、管理等功能,并可

与上级系统以及变电站监控系统之间进行通信,其结构示意图参见附录A。

4.1.2 变电站内辅助设施宜包括消防、安全警卫、电源监测、环境监测、照明控制及视频监控等设施。

4.1.3 监控主机宜采用以太网方式接入各辅助设施的信息,当辅助设施不支持以太网接口,应采用协

议转换单元转成以太网接入。

4.1.4 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网络拓扑宜采用以太网星型网络结构。

4.1.5 网络设备应包括网络交换机、通信电缆、光纤等设备,为变电站设备提供站内通信服务。

4.1.6 信息安全防护设备应包括防火墙、正向隔离装置、反向隔离装置等。

4.1.7 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和变电站监控系统之间应采用信息安全防护设备实现安全隔离。

4.1.8 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与上级系统应采用电力内部专网进行互联。变电站视频监控上送至

上级视频监控平台。

4.2 硬件要求

4.2.1 监控主机宜支持双电源供电。

4.2.2 监控主机和协议转换单元应具备运行、告警指示灯。

4.2.3 监控主机应具备≥2个RJ45网络接口。

4.2.4 监控主机的通信接口、存储容量可根据需要进行扩展。

4.2.5 应采用工业级网络交换机作为网络连接设备,通信介质应采用超五类屏蔽双绞线,也可采用

光纤。

4.2.6 协议转换单元宜采用嵌入式装置。

4.2.7 协议转换单元应采用无风扇硬件设计。

4.3 软件要求

4.3.1 应采用安全、可靠的操作系统。

4.3.2 数据库应为各应用组件提供一致的读写接口。

4.3.3 应用软件应包括数据库管理、网络通信管理、图形管理等模块。

5 功能要求

5.1 信息接入

5.1.1 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应接入变电站内消防、安全警卫、电源监测、环境监测、照明控制及视

频监控等辅助设施的信息。

5.1.2 监控主机与消防、安全警卫、电源监测、环境监测、照明控制等辅助设施之间的通信规约宜符合

DL/T860(所有部分)的相关要求。

5.1.3 监控主机与视频监控系统的通信规约应符合DL/T283.1的相关要求。

5.1.4 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接入的信息应包括如下内容。

a) 消防信息:

1) 感烟火灾探测器、感温火灾探测器的火灾告警信息;

2) 感烟火灾探测器、感温火灾探测器设备的运行工况信息;

3) 感烟火灾探测器、感温火灾探测器设备的故障告警信息;

4) 消防水箱/水泵、排烟风机、喷淋/气体灭火等消防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

b) 安全警卫信息:

1) 门禁开关状态和刷卡信息;

2) 电子围栏报警信息;

3) 电子围栏主机状态信息;

4) 红外对射设备告警信息。

c) 电源监测信息:

1) 交流电源的状态信息、量测值和告警信息;

2) 直流电源的状态信息、量测值和告警信息;

3) 通信电源的状态信息、量测值和告警信息;

4) 逆变电源的状态信息、量测值和告警信息;

5) 绿色电源的状态信息、量测值和告警信息。

d) 环境监测信息:

1) 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告警信息;

2) 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设备的运行工况信息;

3) 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测量值;

4) SF 6 告警信息;

5) SF 6 设备的运行工况信息;

6) SF 6 浓度测量值;

7) 水浸告警信息;

8) 水浸设备的运行工况信息;

9) 风速传感器设备的风速告警、风速值、风速等级;

10) 空调的开关状态、出风大小、运行状态、温度值、湿度值;

11) 风机运行状态、故障状态;

12) 水泵运行状态、故障状态。

e) 照明控制信息:

1) 声光/人体感应器、灯光控制器的运行工况信息;

2) 灯光设备的开合状态信息。

f) 视频信息:

1) 实时视频流数据;

2) 录像数据;

3) 语音对话;

4) 视频系统检测出的告警信息;

5) 视频设备自身的运行工况信息。

5.2 告警处理

告警处理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应支持告警信息分级、分区处理及展示功能;

b) 应支持告警级别的设置;

c) 应支持对告警信息的人工抑制功能;

d) 告警发生时应立即推出告警条文,并伴以声、光提示,也可打印输出;

e) 告警信息应带有详细的时标信息,时标应精确到秒级,报警信息不得丢失和误报;

f) 应支持远程解除警报功能。

5.3 站内操作

站内操作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应支持对安全警卫设备告警功能的布(撤)防操作;

b) 应支持对摄像机的云镜控制和预置位调用;

c) 应支持对门禁、照明控制、风机、水泵、采暖、空调等辅助设施的站内操作。

5.4 智能联动

智能联动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操作监视联动应支持设备操作时,联动展示对应设备的视频画面。

b) 消防联动应支持火灾报警时实现以下联动功能:

1) 开启门禁;

2) 联动相应的灯光照明,调用摄像机预置位。

c) 安全警卫联动应支持电子围栏、红外双鉴等设备入侵报警时实现以下联动功能:

1) 联动相应的灯光照明;

2) 联动视频,调用预置位,视频转至报警位置等。

d) 环境联动应支持以下联动功能:

1) 水浸报警时联动水泵启动排水;

2) SF 6 气体浓度越限时联动风机排风。

5.5 可视化展示

可视化展示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应支持以平面图、列表等多种画面方式展示辅助设施的运行状态、数据信息、告警提示等;

b) 应支持以曲线、棒图、饼图等方式展示模拟量数据;

c) 应支持以多画面的方式展示实时视频;

d) 应支持对实时视频的本地录像和抓图功能;

e) 应支持视频轮巡显示功能;

f) 应支持警灯、警笛威慑警示功能的实时画面展示;

g) 应支持存储告警产生的事件、抓图、视频等信息;

h) 应支持对系统运行日志查看及运行工况的展示。

5.6 历史数据查询

历史数据查询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应支持按时间、设备等组合查询条件对历史记录数据进行综合查询及展示;

b) 应支持以曲线方式展示查询的采集模拟量数据;

c) 应支持以事件为线索检索和回放联动的视频录像,回放过程中支持播放、暂停、停止、快放、慢

放、拖放、抓拍等操作功能。

5.7 报表管理

报表管理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应支持日报、周报、月报、季报、年报以及自定义格式报表等多种形式报表的定义和展示;

b) 应支持对所定义报表的调用、显示、输出及打印等功能。

5.8 系统配置管理

系统配置管理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应支持对用户及权限设置和管理;

b) 应支持对辅助设施的接入管理;

c) 应支持对辅助设施配置参数管理;

d) 应支持对接入信息的建模管理;

e) 应支持对告警信息的配置管理;

f) 应支持对联动关系配置及展示管理;

g) 应支持对矢量图形绘制及管理;

h) 应支持对数据采集周期设置。

5.9 接口信息传输

5.9.1 与变电站监控系统的接口信息传输接口信息传输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应支持从变电站监控系统接收一次设备状态变位、保护动作和异常告警等信息;

b) 应支持向变电站监控系统发送辅助设施运行工况和重要告警等信息;

c) 与变电站监控系统的通信接口规约宜符合GB/T33602或DL/T860(所有部分)的相关要求。

5.9.2 与上级系统的接口信息传输接口信息传输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应支持向上级系统发送变电站内辅助设施信息;

b) 应支持从上级系统接收变电站内辅助设施的操作及信息查询等命令;

c) 与上级系统的通信接口规约宜符合GB/T33602或DL/T634.5104相关要求。

5.9.3 与视频监控平台的接口信息传输接口信息传输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应支持向视频监控平台发送实时视频和历史视频数据;

b) 应支持从视频监控平台接收云镜控制命令等;

c) 与视频监控平台的通信接口规约应符合DL/T283.1的相关要求。

6 性能要求

6.1 系统性能指标

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应满足如下性能要求:

a) 接收到联动事件至发送联动动作请求的处理时间差≤3s;

b) 接收到告警及实时信息至发送给变电站监控系统的处理时间差≤3s;

c) 接收到告警及实时信息至发送给上级系统的处理时间差≤3s;

d) 视频画面显示与实际事件发生时间差≤3s;

e) 同屏同时监视≥16路视频;

f) 视频画面切换响应时间≤3s;

g) 视频监控子系统的数据传输至监控主机网络传输时延≤1s;

h) 系统对时误差≤1s;

i) 监控及日志数据存储时间宜不小于1年;

j) CPU平均负荷率:正常时(任意30min内)≤30%,电力系统故障时(10s内)≤50%;

k) 网络平均负荷率:正常时(任意30min内)≤20%,电力系统故障时(10s内)≤40%;

l) 系统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30000h。

6.2 抗干扰能力

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在电磁干扰情况下,应能保证正常工作。监控主机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应与表1符合,在进行电磁兼容性试验后监控主机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功能正常、性能不下降。

表1 电磁兼容性要求

image.png

7 安全防护要求

7.1 系统在设计时应考虑安全防护的要求,采取的措施应符合GB/T36572的相关规定。

7.2 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应采用满足安全可靠要求的软件和硬件,应封闭网络设备和计算机设备的空闲网络端口和其他无用端口。

7.3 监控主机应支持对网络安全事件进行感知、记录与传输。

7.4 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与变电站监控系统之间应根据安全分区严格进行边界隔离。

7.5 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与上级系统之间应采用电力内部专网进行互联。与其他安全等级低的信息系统之间以网络方式互联时,应采用经国家有关部门认证的专业、可靠的安全隔离设备,不得直接

相连。

7.6 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对远方控制操作应提供充分必要的安全措施。

8 电源及环境要求

8.1 电源要求

电源应满足以下要求。

a) 交流电源:

1) 应使用站内不间断电源供电;

2) 交流电源电压为单相220V,电压允许偏差-20%~+15%;

3) 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允许偏差±5%;

4) 交流电源波形为正弦波,谐波含量小于5%。

b) 直流电源:

1) 直流电源电压为110V或220V,允许偏差为-20%~+15%;

2) 直流电源电压纹波系数小于5%。

8.2 环境要求

环境要求如下。

a) 环境温度和湿度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

b) 大气压力:试验大气压力:86kPa~106kPa;正常工作大气压力:80kPa~106kPa。

c) 设备的贮存、运输极限的环境温度-25℃~+70℃,相对湿度不大于85%。

d) 设备使用地点应无爆炸危险,无腐蚀性气体及导电尘埃、无严重霉菌、无剧烈振动源,不准许有超过发电厂、变电站正常运行范围内可能遇到的电磁场存在。应有防御雨、雪、风、沙、尘埃及防静电措施。

表2 工作场所环境温度和湿度分级

image.png

8.3 防雷与接地

8.3.1 防雷与接地要求

系统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DL/T5149的相关要求。

8.3.2 防雷措施

系统的防雷措施应满足以下要求:

a) 系统应设有防雷和防止过电压的保护措施;

b) 在各种装置的交、直流输入处应设电源防雷器。

8.3.3 接地措施

系统的接地措施应满足以下要求:

a) 系统信号电缆遵循“一点接地”原则,接地线连接于变电站的主接地网的一个点上;

b) 系统的机箱、机柜、打印机外设等设备均应可靠接地。

9 试验方法

9.1 试验条件

除非另有规定,正常试验大气条件应不超过下列范围:

a) 环境温度:15℃~35℃;

b) 相对湿度:45%~75%;

c)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9.2 功能试验

9.2.1 试验系统

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试验环境应包括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时间同步装置、网络性能测试仪、网络报文记录及分析装置、防火墙、变电站监控系统、主站系统及各辅助设施子系统模拟装置。试验系统网络拓扑参见图1,通过各辅助设施子系统上送辅助子系统信息,查看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数据接入是否正确;通过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与主站系统、变电站监控系统之间数据接口测试,查看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与外部系统数据接口是否遵循规约,数据内容是否正确。

image.png

9.2.2 信息接入试验

9.2.2.1 宜采用模拟系统发送消防、安全警卫、电源监测、环境监测、照明控制及视频监控等辅助设施信息。

9.2.2.2 应通过DL/T860(所有部分)传输规约测试系统设置周期性上送、数据变化上送、品质变化上送及总召时间,查看设置是否生效。

9.2.2.3 应通过辅助设施监控系统检查接入的消防、安全警卫、电源监测、环境监测、照明控制和视频监控等信息是否正确和完备。

9.2.3 告警处理试验

9.2.3.1 模拟各辅助设施子系统上送告警信息至辅助设施监控系统。

9.2.3.2 通过辅助设施监控系统的告警窗口,查看告警信息分级、分区处理及展示功能是否正确和完备。

9.2.3.3 通过告警窗口,查看告警级别设置、告警人工抑制设置功能是否正确。

9.2.3.4 通过告警窗口,查看告警发生时是否及时推出告警条文,是否具备声、光提示功能。

9.2.3.5 通过告警窗口,查看告警信息的时标是否准确,报警信息是否丢失和误报。

9.2.3.6 查看是否具备远程解除警报功能。

9.2.4 站内操作试验

9.2.4.1 通过辅助设施监控系统的操作控制界面,对站内操作进行试验。

9.2.4.2 选择被操作设备,包括安全警卫设备、摄像机云镜、门禁、风机等辅助设施。

9.2.4.3 在操作界面,查看是否具备操作员用户名和口令验证功能,验证通过后可下发操作控制命令。

9.2.4.4 查看所有操作是否有记录,包括操作人、操作对象、操作内容、操作时间、操作结果等,可供调阅和打印。

9.2.5 智能联动试验

9.2.5.1 在系统中对设备进行操作时,通过视频画面,实时跟踪操作过程中设备的状态。

9.2.5.2 模拟触发消防火灾报警信号,查看对应区域内的门禁和灯光照明是否打开,视频画面是否切换至火灾报警区域。

9.2.5.3 模拟触发电子围栏、红外双鉴等入侵报警信号,查看对应区域内的灯光照明是否打开,视频画面是否切换至入侵报警区域。

9.2.5.4 模拟触发水浸告警信号,查看告警区域的水泵是否启动排水。

9.2.5.5 模拟触发SF 6 气体浓度越限告警信号,查看告警区域的风机是否启动排风。

9.2.6 可视化展示试验

9.2.6.1 采用曲线、棒图、表格等方式对辅助设施的数据和运行状态进行展示,并检查图表数据是否正确。

9.2.6.2 以曲线、棒图、饼图等方式展示模拟量数据,并检查图形数据是否正确。

9.2.6.3 以多画面的方式展示实时视频,并检查视频画面是否清晰。

9.2.6.4 支持实时视频的本地录像和抓图功能,并检查录像和抓图存放文件是否完整。

9.2.6.5 支持视频轮巡显示功能,并检查视频轮巡画面是否清晰。

9.2.6.6 具备在实时画面中展示警灯、警笛威慑警示功能。

9.2.6.7 支持存储告警产生的事件、抓图、视频等信息,并检查信息是否正确和完备。

9.2.6.8 支持运行日志和工况的展示,并检查运行日志和工况是否正确。

9.2.7 历史数据查询试验

9.2.7.1 支持通过时间段、设备类型等筛选方式进行历史数据查询,并检查查询结果是否正确。

9.2.7.2 支持以曲线方式展示查询的采集模拟量数据,并检查绘制的曲线是否正确。

9.2.7.3 支持以事件为线索检索和回放联动的视频录像,并检查视频录像是否清晰,回放过程是否支持播放、暂停、停止、快放、慢放、拖放、抓拍等操作功能。

9.2.8 报表管理试验

9.2.8.1 支持日报、周报、月报等多种形式报表的定义和展示,并检查报表数据是否正确。

9.2.8.2 查看报表调用、显示、输出及打印等功能是否完备。

9.2.9 系统配置试验

9.2.9.1 查看用户及权限设置和管理功能是否正确和完备。

9.2.9.2 查看辅助设施的接入管理功能是否正确和完备。

9.2.9.3 查看辅助设施配置参数管理功能是否正确和完备。

9.2.9.4 查看接入信息的建模管理功能是否正确和完备。

9.2.9.5 查看告警信息的配置管理功能是否正确和完备。

9.2.9.6 查看联动关系配置及展示管理功能是否正确和完备。

9.2.9.7 查看矢量图形绘制及管理功能是否正确和完备。

9.2.9.8 查看数据采集周期设置功能是否正确和完备。

9.2.10 接口信息传输试验

9.2.10.1 搭建变电站监控系统、上级主站系统以及视频监控平台。

9.2.10.2 变电站监控系统向辅助设施监控系统模拟发送一次设备状态变位、保护动作和异常告警等信息。

9.2.10.3 辅助设施监控系统向变电站监控系统模拟发送辅助设施运行工况和重要告警等信息。

9.2.10.4 检查辅助设施监控系统和变电站监控系统之间数据传输的正确性,检查接口规约是否遵循

GB/T33602或DL/T860(所有部分)的相关技术要求。

9.2.10.5 上级主站系统向辅助设施监控系统模拟下发操作及信息查询等命令。

9.2.10.6 辅助设施监控系统向上级主站系统模拟上送辅助设施信息。

9.2.10.7 检查辅助设施监控系统和上级主站系统之间数据传输的正确性,检查接口规约是否遵循GB/T33602或DL/T634.5104的相关要求。

9.2.10.8 视频监控平台向辅助设施监控系统模拟下发云镜控制命令。

9.2.10.9 辅助设施监控系统向视频监控平台模拟上送实时视频和历史视频数据。

9.2.10.10 检查辅助设施监控系统和视频监控平台之间数据传输的正确性,检查接口规约是否遵循

DL/T283.1的相关要求。

9.3 性能试验

9.3.1 系统性能指标试验

9.3.1.1 模拟辅助设施子系统向辅助设施监控系统上送联动事件,查看发送联动动作报文时标与接收联动事件报文时标的时间差。

9.3.1.2 模拟辅助设施子系统向辅助设施监控系统发送告警及实时信息,系统产生告警事件报告,查看告警事件报告时标与告警及实时信息报文时标的时间差。

9.3.1.3 模拟辅助设施子系统向辅助设施监控系统发送告警及实时信息,处理后上送至上级系统,查看上送上级系统报文时标与告警及实时信息报文时标的时间差。

9.3.1.4 模拟辅助设施异常事件,触发联动视频摄像头,查看视频帧报文时标与事件SOE报文时标的时间差。

9.3.1.5 通过辅助设施监控系统的视频监视画面,查看是否同时支持显示16路视频。

9.3.1.6 通过辅助设施监控系统进行视频画面切换,查看切换时间差。

9.3.1.7 查看辅助设施监控系统中视频画面报文时标与视频监控子系统同一视频画面报文时标的时间差。

9.3.1.8 通过时间同步装置,监测辅助设施监控系统主机的对时偏差。

9.3.1.9 系统稳定运行一段时间,根据日志数据存储占用空间同比例折算,查看日志数据存储时长。

9.3.1.10 CPU平均负荷率,正常时(任意30min内)≤30%,电力系统故障时(10s内)≤50%的试验方法如下:

a) 系统正常运行时,任意选择某个30min的时间段,查看辅助设施监控系统CPU平均负荷;

b) 模拟系统发生事故时的工况条件,设置背景数据流量占比50%,实际应用数据流量占比30%,查看辅助设施监控系统任意10s内CPU的平均负荷。

9.3.1.11 网络平均负荷率,正常时(任意30min内)≤20%,电力系统故障时(10s内)≤40%的试验方法如下:

a) 系统正常运行时,任意选择某个30min的时间段,采用网络性能测试仪监测网络的平均负荷率;

b) 模拟系统发生事故时的工况条件,设置背景数据流量占比50%,实际应用数据流量占比30%,采用网络性能测试仪监测网络的平均负荷率。

9.3.2 抗干扰能力试验

9.3.2.1 按GB/T17626.2的规定和方法进行静电放电试验,在静电干扰过程中,查看被测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试验要求。

9.3.2.2 按GB/T17626.5的规定和方法进行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在浪涌干扰过程中,查看被测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试验要求。

9.3.2.3 按GB/T17626.6的规定和方法进行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在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过程中,查看被测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试验要求。

9.3.2.4 按GB/T17626.8的规定和方法进行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在工频磁场干扰过程中,查看被测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试验要求。


《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技术规范》(GB/T40773-2021)【全文附PDF版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zPplVYEwL7JKOnOgpSPVg?pwd=z7nc 提取码: z7nc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xp@gdliontech.cn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gdliontech.cn/support/783.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消防报警系统-EST消防报警产品介绍

消防报警系统-EST消防报警产品介绍

  EST介绍  火灾报警、大规模通知和危险警告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Edwards™ 检测和警报解决方案是否正在保护企业运营人员或在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人员的生命和生计;他们是否负责保护世界上最好的大学的学生、教职员工和教职员工,或者保护将人类历史带入生活的不可替代的文物;Edwards 寻找创新方法来应对特定地点的挑战并使每个项目取得成功。  Edwards 的解决方案是模块化的、可扩展的,可满足从火灾探测到工业信号和大规模通知的应用需求——所有技术先进的创新都为产品的整个使用寿命...

地下空间智慧消防解决方案(地下空间智慧消防平台)

地下空间智慧消防解决方案(地下空间智慧消防平台)

概述地下空间智慧消防解决方案是一种集成了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的综合管理方案。该方案通过低成本、低功耗、广覆盖、易安装、定位准、响应快、可感知等特点,实现了地下空间的全面、远程、集中管理和监控。地下空间智慧消防解决方案不仅能够有效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还能在事故发生时迅速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该方案广泛应用于学校、医院、商场、餐饮场所、敬老院、酒店、公寓、写字楼、博物馆、社区等多种场景,尤其适合老旧建筑、博物馆、文物建筑、九小场所等消防安全改造工程。技术特点低成本、低功耗该方案采...

消防通道智能监控系统:消防车通道智能报警系统方案助力解决消防车通道占堵问题

消防通道智能监控系统:消防车通道智能报警系统方案助力解决消防车通道占堵问题

消防通道智能监控系统:消防车通道智能报警系统方案  消防通道就是生命通道,如何保证消防通道畅通,这是个事关人民群众安全的大问题。消防通道智能监控系统如何智能化监管消防通道,保证生命通道的畅通。  消防通道是火灾发生时供消防车通行的道路,是实施灭火救援的“生命通道”,目前依靠单纯的人力还是无法做到24小时实时有效监控。消防通道的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消防救援工作的时效性。国家法律和消防技术标准对消防通道的设置和管理有明确的要求。但是由于法律和安全意识不强,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各地堵塞消防通道的现象屡禁不...

消防模块化管理云平台系统-消防模块化物联网解决方案

消防模块化管理云平台系统-消防模块化物联网解决方案

消防模块化管理云平台系统采用感、传、知、用等物联网技术手段,综合利用无线利用无线传感、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络、专用网络等通信网络智能感知、识别、定位和跟踪消防设施、设备、人员等状态,实现实时、动态、交互、融合的消防信息收集、传输和处理。利用新的消防大数据管理模式,通过信息处理、数据挖掘和形势分析,为消防监督管理和消防救援提供信息支持,提高社会消防监督管理水平,增强消防救援能力;实现从“救援”到“预警”的智能消防管理模式升级。一、方案价值支持海量设备访问,百万级设备在线并发...

做智慧消防系统多少钱(一套智慧消防系统价格多少)

做智慧消防系统多少钱(一套智慧消防系统价格多少)

  做智慧消防系统多少钱(一套智慧消防系统价格多少)  目前,全多多地结合实际,主动融入“智慧消防”建设的大潮,推进消防技防工程建设,深化建筑消防设施联网监测系统应用,动态监控、立体呈现联网单位消防安全状态。在现有固定消防设施的基础上,融入更多新的技防手段,更加动态的掌握建筑信息,更加精准的防控火灾,通过科技的后端实现对单位消防设施、消防用水、值班履职等日常管理的实时监测,有效解决传统消防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各种弊病,实现移动办公、智能监管、安全服务等便民需求。积极构建智能化日常运行体系和紧急情况下...

养老机构智慧消防解决方案(一种智慧养老消防智能化解决方案)

养老机构智慧消防解决方案(一种智慧养老消防智能化解决方案)

养老机构智慧消防解决方案是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结合智能硬件设备,构建的全天候火灾防控体系。一、背景养老机构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  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时期,社会的福利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养老机构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年老的弱势群体,大多行动不便,有的甚至存在认知障碍,一旦发生火灾自救逃生能力弱,救援难度大,极易发生重大人员伤亡。  国家政策与要求  养老机构消防管理痛点  建设思路  民政厅/局牵头建设,资金来源于省市级福彩中心  养老机构、疗养院是消防安全的重点单位。大量火灾事例...

方案发布 | 智慧消防物联网解决方案

方案发布 | 智慧消防物联网解决方案

  智慧消防物联网解决方案  1、消防安全管理痛点  信息化相对薄弱  原有感知手段单一、缺乏、无法全面感知影响消防安全的因素,精准防控能力不足。  消防管理孤岛化  传统消防系统相对封闭、消防系统与安防系统间基本上相互独立,单位、监管部门、服务机构等无法实时了解消防管理情况。  消防监管任务重  监管部门人手少、任务重,基本上采取人为线下模式,精准执法难度大。  责任落实待加强  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落实情况获取手段不足,数据缺乏-定的真实性、实时性。  2、消防物联网建设目标  消防物联网以...

消防智慧云系统(消防智慧云是什么)

消防智慧云系统(消防智慧云是什么)

  消防智慧云系统是基于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和火灾智能识别等技术,用于解决消防物联网(云平台+多个终端产品)、消防二总线通讯、消防水监控系统、可燃气体控制系统、气体灭火系统、防火门监控系统、消防电话系统、图形显示装置(ARM A9/Linux)、声光警报器等10多个消防产品线、隐患记录、预警管理的计算机系统。  | 方案概述  根据用户、业主、物业在建筑内的的实际需求,在楼宇消防设施处设置智能传感装置,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消防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日常消防设施的维护保...

智能配电房综合解决方案(配电房智能综合监控系统)

智能配电房综合解决方案(配电房智能综合监控系统)

  1、产品介绍  在全域物联网体系架构下,智能网关作为电网云计算和物联网平台的核心边缘节点,承担着营配调业务终端的数据接入、规约转换、网络互连、协同应用等重要任务。  基于全域物联网的智能配电房综合的解决方案重点围绕配电智能网关软件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开发实现基于容器和微服务模式的全域物联智能网关软件平台架构体系,提出配电智能网关软件平台整体方案;研究智能网关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开发实现多业务系统接入、信息模型整合与协议转换;根据差异化业务需求,研究智能网关边缘计算与云边协同技术,开发实现多...

什么是智慧消防系统集成(智慧消防系统集成商主要有哪些)

什么是智慧消防系统集成(智慧消防系统集成商主要有哪些)

  “政策+技术”双驱动,智慧消防集成市场前景广阔,物联网时代,智慧消防系统集成市场边界不断延伸众所周知,业内针对传统的消防系统...  1、什么是智慧消防系统集成  智慧消防系统集成实施的子系统包括:火灾报警子系统、消防设备管理子系统、消防水子系统、电气火灾子系统、防排烟子系统、消防设备电源子系统、防火门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应急照明和疏散子系统、电能管理子系统、APP子系统。智慧消防系统集成既可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集成项目,也可作为一个子系统包含在智能建筑系统、智慧城市以及智慧园区等集成中。...

建设智慧消防的重要意义-如何打造智慧消防-发展智慧消防的意义何在

建设智慧消防的重要意义-如何打造智慧消防-发展智慧消防的意义何在

 1、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促进城市更加健康安全宜居。改善城市公用设施,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市政管网建设、智慧设施建设等城市更新重大工程。推动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完善绿地系统布局,增加生态休闲空间,提升绿化美化彩化水平。完善绿道网络,建设依山傍水、串联城乡的“万里福道”。提升城市抵御冲击和应急保障能力,加强城市防洪、抗震、人防、消防、排水防涝的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应急避难场所、方舱医院等,打造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大力发展智慧管网、智慧水务等,支持智能停车...

消防大队智慧消防云平台方案(消防大队智慧消防)

消防大队智慧消防云平台方案(消防大队智慧消防)

  原有消防系统存在隐患预警效率不高、作战指挥支撑乏力、辅助决策效能较低等问题,在高强度接警压力下容易出现调度失误的情况,无法适应新体系下“全灾种”警情处置需求。  消防大队智慧消防云平台方案聚焦“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要,运用新技术、新理念,高起点推动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智慧消防系统,着力构建“技术应用领先、部门联动高效、资源交互共享”的智能接消防平台,努力实现以“智能化、信息化”推动队伍应急能力转型升级。  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城市智慧消防云平台方案的的框架设计如图1所示。整个系统平台框架主要...

电力运维平台(智慧电力运维平台公司)

电力运维平台(智慧电力运维平台公司)

   智能电力运维是未来电力的发展方向,对于电力设备制造商来说,如何在发、输、变、配、用电整个环节实现管控一体化、互动化才是未来的发展重点。电力行业正处于数字化和智能化变革的历史的关键时期,力安公司电力运维平台通过实现智能制造、智能运维、智能诊断等功能,以最快速、最准确、最经济的方式对各个发电企业或智能制造行业进行创效。通过对电力行业关键系统、关键部件进行检测和分析,最大程度避免故障发生,缩短故障修复时间,使得整个电力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和高效。1、平台简介  电力运维平台通过在客户配电室...

政策利好需求旺盛,智慧消防市场快速增长,达千亿市场规模

政策利好需求旺盛,智慧消防市场快速增长,达千亿市场规模

  随着信息基础设施的迭代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消防产业数字化转型和上云需求日渐迫切,公安部消防局、各省市等多部门自2017年以来陆续印发了多项支持、规范智慧消防行业的发展政策。在政策利好及需求旺盛的双重刺激下,智慧消防市场快速发展,市场规模达万亿,应急消防产业迎来发展机遇期。  作为有着近十二年发展历史的力安科技,力安科技智慧消防,以智慧化、数字化、专业化为引领,破解安全管理中的层级化、粗放化、壁垒化问题,助推地方政府综合、智能、联动、全覆盖的应急管理新格局。  政策利好,智慧消防市场快速发展 ...

智慧消防监控平台(常平镇“三小”场所、出租屋智慧消防监控平台建设项目架构方案)

智慧消防监控平台(常平镇“三小”场所、出租屋智慧消防监控平台建设项目架构方案)

1项目架构消防物联网方案采用层次化、功能服务模块化的系统架构,以满足业务应用和处理能力的线性扩展要求。系统逻辑架构分为五层,分别是数据采集层、数据汇聚层、数据上传层、数据分析层和业务应用层,系统架构图如下:2无线火灾报警监控终端建设需求在盲区无法覆盖到的部位增加无线(NB)独立式光电感烟探测器,当烟感,NB智能烟感安装有SIM卡,在探测到烟雾后直接将向平台端发送报警信息。平台接收到报警信息后调出预设责任人的电话信息,通过电话通知的方式通知给商场相关的责任人员,告知火灾报警位置,提醒责任人现场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