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索 消防物联网 智慧消防 视频专区 产品分类菜单

陕西智慧消防:陕西省“智慧消防”建设项目(一期)

网络浏览00

一、项目背景

我国个别经济较发达地区,“智慧消防”建设起步较早、应用较为广泛,并且从火灾防控、灭火救援、队伍管理、综合保障等多个领域建设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业务应用系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总体规划,理念先进,推进有力;部分总队依托当地智慧城市建设,配备了“智慧消防”专项保障资金。部分省份出台了统一的数据标准,通过当地大数据局共享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社会数据、提升数据价值。

陕西智慧消防:陕西省“智慧消防”建设项目(一期)

当前,陕西省智慧消防统筹规划不完善,数据标准不统一、协同共享不及时、管理保障不全面,造成风险隐患底数不清、协同联动机制不畅、综合保障力量薄弱、队伍管理手段传统、数据共享壁垒高筑等问题。

加快“智慧消防”建设步伐,有利于实现灭火救援更有效、火灾防控更精准、队伍管理更规范、公共服务更便捷、应急通信更顺畅、综合保障更有力的六大目标,因此,陕西省“智慧消防”建设十分必要。

二、技术要求

陕西省“智慧消防”建设项目(一期),主要包括配套硬件设备(包含基础安全设备、隔离交换设备、密码基础设施设备)、成品软件(包含基础安全软件产品、数字证书软件产品、密码设施软件产品、智能接处警配套产品软件、应用支撑产品软件、社会联动能力支撑产品软件、数据中台、统一运维)、定制化开发软件(包含陕西消防业务融合平台、火灾防控业务系统、灭火救援业务系统、队伍管理业务系统、综合保障业务系统、业务安全管理系统)、数据资源服务等的系统集成,及标准规范编制、软硬件部署测试、网络安全应用、密码应用等工作,本项目类型为服务类。

三、定制化开发软件

1、陕西消防业务融合平台

要求根据以下要求进行定制开发。

陕西消防业务融合平台建设从事前、事中、事后全面展示我省的消防情况,以省级业务监测、市级业务监测、县级业务监测等来建设综合态势一张图。对各个模块的数据信息在 GIS 地图上通过不同层级进行不同数据的综合呈现,此次平台建设支持从省级总队业务数据下钻到市级支队以及区县大队等,同时数据显示也根据层级进行实时更新,可全省一张图查看,也可根据行政区域划分区域查看。

支持基于GIS地图上通过不同的标志物标注查看及搜索查询所有点位的基本位置信息,分布情况。支持通过分图层的方式分类进行呈现,点击具体点位可进一步查看具体信息,支持展示消防资源分布地点;支持展示交通枢纽(高铁、火车站、机场、地铁)、支持展示重点单位(医院、学校、景点、服务中心)。

平台提供数据分析统计功能,将各类数据按状态、分类、等级、所属辖区等几个维度进行汇总分析便于实现良好监督以及科学化管理,平台统计分析功能为指挥员提供多种层级和角度对管理情况和警情情况进行统计。

2、火灾防控业务系统

当前陕西省火灾防控工作存在的风险隐患源头监管手段匮乏、范围有限、能力不强以及各类消防安全责任主体协同共管水平亟待提高,亟需以强化落实《陕西省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为抓手,以一体化的设计思路为指引,为全省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各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消防所、公安派出所、各类社会单位等各类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构建一套立体化、智能化的火灾防控业务系统。

系统需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通过对接省内部分地市已建消防物联网监测数据以及预留后续各地市新建消防物联网监测数据接入接口的方式,实时获取民众隐患举报投诉数据,为陕西省各级消防监管力量和各类社会单位把握陕西省城市火灾防控“实情”、紧跟城市火灾防控“警情”,汲取过往城市火灾事故“经验”,全方位立体化推动全省火灾防控工作实现从“部门监管”向“齐抓共管”转变、从“被动应付”向“主动跟进”转变、从“运动式隐患整治”向“专常兼备式隐患整治”转变、从“粗放式消防安全管理”向“精细化消防安全管理”转变,构筑全省火灾治理立体化智能化防御圈。系统需为不同用户对象划分不同用户权限,实现火灾防控业务系统与其他系统以及火灾防控业务系统内部不同用户应用之间的统一管理和数据业务融通。

根据系统的主要用户对象不同,需将系统按逻辑上划分为6大应用模块,分别是全省火灾防控综合一张图、消防安全综合监管应用、城市消防合规运行监测应用、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自主管理应用、火灾风险评估应用、火灾防控移动应用。

3、灭火救援业务系统

陕西省消防在灭火救援业务中出现的信息共享渠道不通,协同联动机制不畅,现有消防救援过程科技支撑不足,火灾报警不及时、警力调度不合理、出警道路堵塞、火场情况不明等问题。按照消防救援局“一短三快”即接警时间短(一短),出动到场快,战斗展开快,救人灭火快(三快)能力要求,急需通过智能接处警应用、智能指挥应用、联勤联动力量管理等灭火救援指挥、辅助、支撑应用提升救援队伍能力水平,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接警、精准化科学调度、动态化信息发送的新时代消防救援能力要求,全面提高消防救援队伍快速反应及灭火救援能力。

考虑到智能接处警软件全省一体化统一架构、打破信息孤岛以及节约资金等因素,总队统一采购智能接处警软件、话务软交换服务并配发全省各支队使用,同时实现智能接处警的全省数据汇集、通用服务和外围接口的统一建设。其中通用服务包括智能语音识别服务、移动报警定位服务。统一外围接口包括综合报警审理接口、一张图服务接口、短信平台接口、北斗车辆定位接口等。同时总队建设接处警备份中心,预留话务接入能力并部署智能接处警软件,当支队接处警系统或话务接入出现故障时,总队可进行接管代替支队进行接警。各支队自行提供智能接处警应用部署所需要的语音网关、服务器、接警终端、联动控制器等硬件资源。

目前,陕西省消防救援总队已建成智能指挥系统标准功能。随着消防改革的不断深入,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的职能定位从单一灾种向“全灾种、大应急”转变,现有的智能指挥系统在应对各类灾害事故救援指挥需求时,存在功能性缺失。为了更好发挥消防救援队伍在大应急中的中坚作用,陕西省消防救援总队紧紧围绕地质灾害、自然灾害、城市灭火救援等不同类型灾情指挥的需求,建立一套针对地质灾害、自然灾害、城市灭火救援的综合指挥模式。在目前已建成的智能指挥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及应用场景功能拓展,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智能指挥平台向“智能化”“全灾种”需求升级演变,打造新一代的智能指挥系统,为救援指挥提供更强大的信息支持和辅助决策。

根据陕西省消防救援工作实际需要,本次灭火救援业务系统建设主要包括全省灭火救援态势感知、智能接处警应用、智能指挥增强版、联勤联动力量调度管理应用这四个模块应用组成。

4、队伍管理业务系统

队伍管理方面,涉及到消防员、专职消防员、文员等人员管理、车辆管理、营区管理等方方面面。全面推行消防队伍管理,以规范“四个秩序”为主线,以信息化应用为抓手,以提升作战、管理、教育效能为目的,着力建成正规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工作于一体的消防队伍管理,为续写陕西消防“立标示范、争先创优”新篇章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本期建设,从陕西实际出发,优先建立科学高效的智慧队站管理应用,对标“两严两准”建队标准,围绕消防站“人、物、事”核心管控要素,通过物联网和移动端功能模块自动采集分析各类行为信息,生成相关“不可逆”数据备份,将各项活动的详细记录自动分类归档至各专项工作台账之中,同时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汇总,使数据共享互通和全维度可视化,最 大限度地把指战员从补填补记繁杂冗余台账中解放了出来,最 大限度地杜绝基层普遍存在的“工作过后补记录”“工作绩效翻台账”的积弊陋习,实现秩序更加正规、管理更加科学、教育更加灵活、练兵更加高效、安防更加全面、工作形成闭环和基层减负增效的目的。

5、综合保障业务系统

根据“互联网+消防政务”要求,深化消防领域“放管服”改革。对照应急管理部“互联网+政务”应用和消防监管“双随机,一公开”要求,建立执法人员库和检查对象库,理清业务需求,公开执法依据、人员、程序、结果和文书等监管信息,推动消防监督从“管事”向“管人”转变,从查隐患向查责任转变,改革再造消防安全监管模式。

拓展消防“微集群”功能,发动群众使用火灾隐患随手拍等小应用、小程序。树立大应急宣传理念,建立消防宣传媒资系统,收集、管理、共享各类宣传培训素材和产品,为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自媒体的发布,提供快速通道,实现宣传一键发布、消防热点一屏现、宣传效能客观评价。开设网上消防课堂,拓展网上消防培训,实现消防安全教育在线学习。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兴技术,推动基地化消防宣传,实现在线查询、预约、参观消防队站、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创新社会化消防宣传培训教育模式,充分调动社会公众关注、学习、参与消防的积极性,引导社会公众提高防灾自救能力,推动消防宣传工作转型升级。同时,应用科学高效的消防装备物资智能管理应用,将车、装备、物资等动态数据。

综合保障业务系统,本期建设公众服务应用、消防装备物资智能管理应用。

6、业务安全管理系统

业务安全管理系统以陕西消防总队 IT 资产与业务应用为基础,对指挥信息网域相关网络安全设备与业务应用、电子政务外网业务应用安全状态等,进行安全防护、安全检测和安全响应,面向等级保护三级信息系统,实现集中安全管控。业务安全管理系统通过对态势感知成品软件补充开发,以业务信息系统为核心,对网络安全事件进行统一管控,可联动响应处置阻断攻击事件,使得总队能够对指挥信息网、电子政务外网的业务应用服务安全状态的采集、监控及审计;综合分析研判安全事件分析、研判、预警与联动处置响应;面向陕西智慧消防平台的业务,支撑信息系统的持续安全运营。

陕西省“智慧消防”建设项目(一期)文件.pdf


关键词: 智慧消防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产品Recommended products

推荐文章Recommended Article

展开更多
1
点击联系客服咨询!咨询电话:0371-6131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