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务院安委会启动为期3年的电气火灾综合治理行动以来,“互联网+智慧用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智慧式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服务系统建设是电气火灾综合治理行动的重要工作之一。
智慧式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服务系统,从基础环境到终端应用建设总共有多个智慧用电终端设备。
智慧式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服务系统主要有电气火灾监控设备、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经通信网络和云监管平台连接构成的系统。运用物联网技术对电气引起的火灾的主要因素(导线温度、电压、电流和漏电流等)进行不间断的数据跟踪和统计分析,24小时实时在线监测,发现电气线路和用电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经过云平台大数据分析,客户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了解企业单位或者家里用电安全情况,一旦出现异常,现场设备的蜂鸣器就会发出声音和警示光报警,并及时向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家庭住户及出租房房东或租客等人员发送预警短信,提醒单位或相关人员及时治理隐患,达到消除潜在的电气火灾隐患,降低发生电气火灾的概率,真正的把隐患扼杀在摇篮里,实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在智慧式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服务系统的建设中,部署的安防系统、智慧消防系统等,可实现消防、用电安全、能源、设备等的统一管理。
智慧用电安全管理系统,如值班人员可以利用App实现用电设备状态监控、隐患预警等工作场景的线上化流程。
智慧式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服务系统,将日常电气安全巡检与管理全过程可视化,管理人员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联网实时在线监控,而且用手机即可在线查看用电设备的工作情况。
整个智慧式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服务系统应建设以下几个分系统组成:
1、智慧用电前端探测系统
2、智慧式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服务平台
3、手机app
针对突发事件,实现手机实时观看,领导能在第一时间得到第一手资料,及时了解现场情况,通过手机远程指挥掌控事态发展,更好的为电气安全管理、应急指挥等服务。
智慧用电前端探测系统
*传统的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就是在电力系统的漏电等相关电参数异常,达到设定限值时发出报警,在电弧火灾形成前排除隐患或切断故障电路。在互联网+时代,物联网的到来,传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进而改造成了智慧式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服务系统。
系统特点
● 实时监控
客户可通过电脑和手机APP 实时监控用电设备安全状态参数,实现电气设备的透明化监测管理,随时随地掌控电气设备的健康状况及能效情况;
● 报警推送
当系统诊断出用电设备异常时,精 确定位,及时以界面消息、APP、微信、短信等方式通知用户;
● 数据分析
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处理,多维度预测电气安全状态趋势,为用户进行电气安全评估、隐患分析及系统优化情况提供数据支撑;
● 事件记录
系统能够自动记录报警发生的时间、类型、参数,根据报警记录可以分析现场的用电情况,为消除故障提供依据;
● 工单处理
可在通过WEB 和APP 端线上报修设备,线上接收维修,巡检信息,线下处理后再上传数据,做到维保无纸化、及时性。
● 多级管理
系统具有多级管理功能,可详细划分行政区域及管理人员;通过人员的管理可以更好合理的安排设备的管理、设备的维护、方便领导的查阅;
● 开放接口
平台提供灵活的数据接口,可与其他厂商产品及物联网平台进行互通,从而可接入新的设备或新的物联网平台。
● B/S 架构
系统采用B/S 架构,打开浏览器即可登录系统,无须安装;
● 阿里云平台
系统布署在阿里云平台的五星级机房内,并提供独立带宽,7×24 小时服务监管。服务器采用1+1 热备份,所有数据永 久存储;
智慧用电安全探测器
·容量:1* 路剩余(漏)电流+20路温度+3* 路电压+3* 路负载电流
·额定电压:AC 220V(50Hz)
·显示方式:LED
·检测范围:漏电流:0mA~999mA
·检测范围:温度:0℃~140℃
·检测范围:电压:185-410V
·检测范围:电流:AC 0-5A(可外接互感器将量程扩大)
·通讯方式:NB-IOT
·使用环境:-10℃~55℃ 相对湿度10%RH~93%RH(非凝露)
·安装方式:35mm 标准导轨式安装
智慧用电安全管理系统|物联网气体监控报警系统|摄像直读式无线抄表系统
互感器
额定电流:100A-1000A
准确度等级:0.5级
额定一次输入电流:1000mA
额定二次输出电流:0.5mA
额定下限温度:-25℃
额定上限温度:+70℃
额定连续热电流:2A
智慧用电安全管理系统|物联网气体监控报警系统|摄像直读式无线抄表系统
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灵敏度高,温度特性好等特点,为护套式欧姆精密NTC 电阻,其壳体材料为不锈钢,电缆材料为聚四氟乙烯0.3mm2 电缆线。
温度范围:0-160℃
外型尺寸:Φ4mm
信号线长:标配2 米,用户可根据需要定制
力安智慧式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服务系统是希望打造一个更加舒适、更加安全、更加边界、更加智慧的用电安全管理模式,加上高效的隐患治理,更加科学的安全管理,融合创新的智慧用电技术,造就一个物联网时代下的智慧化城市生活。